老北京小吃:酸梅湯
簡介
酸梅湯是老北京傳統的消暑飲料,在炎熱的季節,多數人家會買烏梅來自行熬制(也有用楊梅代替烏梅),里邊放點白糖去酸,冰鎮后飲用。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這幾種材料。《本草綱目》說:“梅實采半黃者,以煙熏之為烏梅。”它能除熱送涼,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亂、痢疾,神話小說《白蛇傳》就寫了烏梅辟疫的故事。該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確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北京制作酸梅湯,當以琉璃廠的信遠齋為最有名。信遠齋的酸梅湯是在半夜里熬得后,放在白地青花的大瓷缸里,鎮在老式綠漆的大冰桶里,到第二天上午出售時,酸梅湯就冰涼振齒了。這里的酸梅湯每年自端午節起到中元節止,只賣70天,每天只賣兩缸,賣完為止。
歷史文化
以前在哈德門外有老人,常常手拿冰盞(兩個小銅碗)弄出聲響吸引人們注意,邊走邊賣。酸梅湯古來即為上好的夏日飲品。清代經御膳房改進成為宮廷御用飲品,所謂“士貢梅煎”即是。因其除熱送涼,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譽為“清宮異寶御制烏梅湯”,后來傳入民間,于是大街小巷,干鮮果鋪的門口,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攤販。攤上插一根月牙戟(表示夜間熬得),掛一幅寫著“冰鎮熱水酸梅湯”的牌子。攤主手持一對小青銅碗,不時敲擊發出錚錚之聲。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聞聲已自清涼之感。一碗下肚,暑氣全消。那時的酸梅湯經營者不光沿街叫賣和擺攤出售,以酸梅湯為主的店鋪也不少。如天橋“邱家”,西單牌樓“路遇齋”,東安門丁街“遇緣齋”,前門外“九龍齋”,都大有名聲,尚存的只有當時琉璃廠路南“信遠齋”。我國很早以前就有酸梅湯。古籍中所載“土貢梅煎”,就是一種最古老的酸梅湯。南宋《武林舊事》中所說的“鹵梅水”,也是類似酸梅湯的一種清涼飲料。我們喝到的酸梅湯是清宮御膳房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飲料,后來流傳到民間。它比西歐傳入我國的汽水要早150年。
挑選酸梅湯
酸梅湯作為傳統飲料,清爽爽口,是現代人喜愛的飲料之一。時常喝一杯酸梅湯不僅可以去油解膩,還可以健脾開胃,提神醒腦。隨著酸梅湯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市場上各色各樣的酸梅湯也越來越多,魚龍混雜,人們越來越擔心自己所選擇的產品是否是最原汁原味兒的。那么,如何挑選出正宗酸梅湯呢?
妙招一:看原料
一般來說,配料越自然的酸梅湯越健康。正宗的酸梅湯是用上好的烏梅、桂花、山楂、陳皮、甘草等原料和冰糖一起熬制出來的,并在產品配料表上有明顯的標寫。拿起一瓶酸梅湯,先查看它的原料,如果產品的配料表中寫滿了各種各樣的化學名詞,那就得小心了,這樣的酸梅湯往往都是用各種添加劑勾兌出來的。
妙招二:知工藝
目前,市場上的酸梅湯制作主要有兩種工藝,一種是采用傳統工藝熬制酸梅湯。嚴格按照宮廷秘方進行熬制,經過兩次70分鐘熬制后,烏梅、桂花、山楂、陳皮、甘草和冰糖等原料的味道和營養都被充分熬制出來,不僅口感純正、清爽,而且營養豐富。還可將洛神花、烏梅、大棗等中醫組方為洛烏湯茶代茶飲, 沖入沸水泡5分鐘,攪拌濾出茶湯溫飲即可,加冰糖口感更佳,簡便易行,效果更好。
另一種制作酸梅湯的工藝是勾兌。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將酸梅膏或者酸梅晶,直接與水勾兌,再加上香精、蘋果酸等攪拌均勻,就制成了酸梅湯。顯然,勾兌方式制作的酸梅湯是無法與采用傳統工藝熬制的酸梅湯相比較的。
妙招三:觀色澤
第三招就是看酸梅湯的顏色。由于采用了熏制的烏梅及桂花、山楂、陳皮、甘草和冰糖等原料熬制而成,其色澤為厚重的褐色,濃郁潤澤。而用酸梅膏或酸梅晶加白糖、香精、蘋果酸、焦糖色等勾兌成的酸梅湯顏色較淺,而且清淡不潤。
妙招四:品味道
從味道上來說,正宗的酸梅湯不僅口感純正爽口,還有淡淡的煙熏味兒。因為酸梅湯原料中的烏梅是煙熏而成的,因此熬出來的酸梅湯就帶著這種獨特的味道。并且由于在熬制過程中使用了優質的冰糖,使得烏梅、桂花、山楂、陳皮和甘草的味道被充分熬出,這樣酸梅湯的口感就更加純正、爽口。
而用酸梅晶、酸梅膏、濃縮酸梅湯等勾兌而成的酸梅湯,雖然有一些酸梅湯的味道,但是味道甜膩,入口生澀,既沒有正宗酸梅湯爽口純正的味道,也沒有淡淡的煙熏味。
在購買酸梅湯的時候,消費者要牢記:正宗的酸梅湯身份正宗、精選原料、冰糖熬制、色澤濃郁、純正爽口。一個聰明、理性的消費者需要一雙“火眼金睛”,掌握以上四個方法,在雜亂紛繁的市場中挑出正宗的酸梅湯,不僅享受到良好的感官體驗,也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
做法
熬制秘訣:酸梅湯的熬制其實就是中藥的熬制過程,第一次熬制完成后,再添加第一次水量三分之二的水進行第二次熬制,才能將材料中的物質充分熬制出來,而且味道并不比第一次熬制的淡多少。
方法1
材料:烏梅、山楂、甘草,比例大概就是3:2:1,甘草多了味會苦。還有就是冰糖(如果味道太酸或苦的話再放)。
制作的過程:
第一步 將搭配好的材料放入盛滿水的鍋中煮開。
第二步煮開后將火開為小火熬制40分鐘左右。
第三步 聞聞味熬制出來沒有,再品嘗一下味道是否合適,如果合適就可以等涼后飲用了,如果味道不合適可以放入冰糖調整一下。
關鍵的步驟:
放入材料后一定要煮開一次水,再調小火熬制。
之前不要放下冰糖,等最后味道出來后再放冰糖調整味道。
方法2
原料:烏梅100克,山楂100克,甘草10克,糖桂花5克,冰糖適量。
做法:
首先,在盆中加入一大勺清水,把烏梅,山楂,還有甘草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
然后在砂鍋中加入1000克的清水,再把泡好的烏梅,山楂和甘草一起放入砂鍋中,然后用大火燒開,燒開之后,再改用小火煮30分鐘,接下來往鍋中加入適量冰糖,然后再蓋上鍋蓋,煮10分鐘左右的時間,等開鍋以后,用小勺攪拌幾下,就可以盛入小碗里了。
最后再加入一小勺糖桂花攪拌均勻,可口的酸梅湯就做好了。
保存:沒有開封的原料,放在冰箱里保存可放三個月。
方法3
材料:烏梅5顆、山楂干15g、玫瑰果(洛神花)4顆、水1800ml、冰糖25g。
做法:
1.烏梅,玫瑰果,山楂干放水龍頭下沖凈浮灰。
2.沖好后放入鍋內加水,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煮20分鐘,放入冰糖關火。
3.晾涼撈出材料。
4.放入水壺冰鎮。
喝的時候可以放兩塊冰塊,腸胃不好的就不要冰鎮了,也不要放冰塊當天喝完即可!
方法4
配方:制烏梅、去核山楂、甘草、洛神花、陳皮。
1、把原料放入清水中冼凈;
2、在砂鍋或者不銹鋼鍋(忌用鐵鍋)中加入3升左右清水(可以用大可樂瓶計量),再把洗好的原料放入鍋中,先用大火燒開再改用小火煮30分鐘,往鍋中加入適量冰糖;
3、蓋上鍋蓋,待冰糖溶化后就可以盛入涼杯里了。
4、您還可以再加入一小把干桂花,讓濃郁的桂花香氣溶入,可口的桂花酸梅湯就做好了。
煮好的酸梅湯晾涼,放進冰箱里,做為家庭常備的飲料,無色素無添加,天然健康!下班后喝杯自己煮的酸梅湯,一天的疲勞都掃除一空。
方法5
主料:烏梅、甘草、陳皮、山楂
輔料:冰糖、桂花
1. 先將烏梅洗凈,可以多洗幾遍把烏梅上藥材味稍稍洗去,放入砂鍋中備用
2. 甘草、陳皮、山楂洗凈,一同放入砂鍋中。
3. 在鍋中加入適量的冰糖,加入水,中火煮開后轉小火,慢慢熬煮一個小時,將桂花或者玫瑰花放入鍋中,悶煮一會,然后關火,晾涼,用漏勺將原料全部濾掉,然后就可以飲用了,也可以冰鎮之后飲用。
方法6
【原料】烏梅10粒,山楂片30片左右,冰糖適量,清水1500毫升。
【做法】
(1)將烏梅和山楂片放入冷水中稍浸泡2分鐘,以便祛除表面的塵土,再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
(2)鍋中倒入清水,放入烏梅和山楂片,用大火加熱至沸騰后,調成中火煮約30分鐘即可。關火后放入冰糖攪拌至溶化。
(3)待酸梅湯冷卻后,倒入瓶中放入冰箱冷卻。
方法7
主料:烏梅50g、山楂50g
輔料:甘草6g、桂花10g
步驟
1、準備好山楂、烏梅、甘草、桂花。
2、烏梅、山楂片、甘草分別用水洗凈。
3、烏梅、山楂片分別用水浸泡至軟。
4、鍋里放足量得水,放入烏梅、山楂片、甘草,桂花用紗布包好放入鍋中,大火燒開。
5、轉小火煮40分鐘,放入冰糖再煮10分鐘即可。
6、瀝掉渣,倒出酸梅湯,晾涼就可以喝了,冷藏后的口感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