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陽光在外,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食物的調養應著眼于清熱消暑,健脾益氣,因此,飲食宜選擇清涼爽口、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酷暑盛夏,因出汗過多常口渴,適當用一些冷食,可幫助體內散發熱量,補充水分、鹽類及維生素,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如西瓜、綠豆湯、楊梅湯等,但切忌因貪涼而暴飲,否則會使胃腸道受到寒滯而引起疾病。
引起急性胃腸炎的食品主要有肉類、蛋奶類、豆制品、魚蝦、糕點等。由于這些污染食物的致病菌不分解蛋白質,因此,被污染的食品通常沒有感官性狀的變化,容易被忽視。可是如果進食了這些有毒食物,在6—12小時后患者常有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癥狀。
很多生的食物也可能帶有致病菌,因此,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鮮,如蝦、蟹、蠔等或進食未經洗凈的蔬菜水果等,易引發胃腸道疾病。
在選購食物時,應該盡量選購新鮮有衛生保障的食品。從冰箱內取出的肉類和豆制品等熟食要加熱消毒后再食用。熟食放置時間不要過長。
生、熟食物一定要分開處理及儲存,避免熟食與生食接觸。進食自助餐時,應小心選擇冷凍食物,例如刺身和生蠔等,不宜過量進食,以免引起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