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飲食營養如何調理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2-08-09 21:40   1,132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大量排出水分,使得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減少,腸胃蠕動變弱,食物的消化特別是蛋白質和脂肪成分的消化能力降低,致使人們的食欲不振,消化力不強,愿意吃清淡、涼爽的植物類食物,不愿吃含熱量高和較肥膩的食物。可是夏天

  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大量排出水分,使得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減少,腸胃蠕動變弱,食物的消化特別是蛋白質和脂肪成分的消化能力降低,致使人們的食欲不振,消化力不強,愿意吃清淡、涼爽的植物類食物,不愿吃含熱量高和較肥膩的食物。可是夏天人體熱能消耗很大,如不及時補充營養,就會出現頭昏腦漲、四肢無力、浮腫氣虛等營養不良的癥狀,使體質迅速下降,形成人們常說的"苦夏”。所以,在膳食調配上,還是要適應機體的這些變化,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盡量引起食欲,使身體能夠得到全面足夠的營養。那么,夏季的飲食如何安排呢一般說,少吃些肉類,多食一些涼拌菜和咸蛋、豆制品、芝麻醬、綠豆、新鮮蔬菜、瓜果和飲用各種清涼飲料。在調味方面,可適當用一些蒜和芥末,以便起到殺菌、清暑和增進食欲的作用。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事項:

  (1)盛夏進補有必要。人們一般認為,冬季需要進補,夏日卻無關緊要。其實,人們在夏天的營養需要不比冬天少,原因是人們出汗多,損耗掉大量水分和營養物質,如果不及時補充,會發生體液失調,代謝紊亂。因此,夏季也需要進補。夏天的飯菜,要營養豐富、花樣多。吃補品要以清淡、平補為主,經常吃些雞、鴨肉,瘦豬肉、黃豆及其制品和瓜果。

  (2)多吃苦味食物。春秋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本味論》曾指出:"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平衡則無疾患。由于人們在飲食上嗜肥甘辛辣而惡苦味,往往導致人體陽有余而陰不足,所以一年四季均應適當進食苦味食品,夏季尤其應多吃一些。苦味食品所含的生物堿類物質具有消炎退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夏季適當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不僅可清心除煩、醒腦提神、消炎去暑,而且能增進食欲、健脾利胃。

  (3)制作菜肴常加醋。夏天人體需要大量的維生素C,如果在烹調時放點醋,不僅味鮮可口,且有維護維生素c的功效。再說,炎夏之季家家喜食涼拌菜、涼拌面,如果在吃菜、面時放點醋,可使人食欲大增,有助于消化,并起到殺菌、解毒和預防腸道傳染病的作用。

  (4)天熱常飲保健茶。盛夏酷暑,人們在]二作之余,如果能喝上一杯甘涼可口的保健茶,頓時會覺得心曠神怡、渾身涼爽、暑熱即逝。常飲的保健茶甚多,其中以鹽茶、菊花茶最常用。鹽茶:食鹽6克、茶葉5克,加開水500毫升沖泡,涼后飲之,有祛熱解暑、補液止渴的作用。菊花茶:白菊花5克,用500毫升開水沖泡,涼后飲用,可清熱解毒。但須忌饑餓,睡前飲茶及飲之過量,更忌隔夜茶。

  (5)多食湯、粥及肉。我國民間有很多制作適應夏季特點飲食的方法,如各科營養粥、營養湯,涼拌食品,糟鹵肉,清燉肉湯(鳥、鴨、鵝),醋溜、醋漬泡菜等,既開口味又可補充營養。夏季人們特別愛喝粥,民間積累了許多夏季食粥的經驗。大麥粥、赤豆粥、綠豆粥、荷葉粥、扁豆粥、滑石粉等均屬涼血清暑食物。食之可走到清熱祛暑涼血的作用。

  (6)多食蔬菜瓜果。夏季蔬菜種類多,不僅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而且大多有清涼祛暑作用,所以應該多吃一些。以冬瓜而言,其味甘淡而涼,有清熱解毒、利水化痰、消暑解渴之功效。冬瓜無論是炒菜、做湯或做餡,都十分清淡,味美適口。其他如番茄、絲瓜、南瓜、黃瓜、西瓜等,都可多食。

  (7)生吃瓜果要洗燙。瓜果在收獲、運輸和貯存過程中常會遭受各種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蟲印的污染。因此,在吃瓜果之前,一定要認真清洗,然后再用開水燙一燙,以殺滅病菌或蟲卵,防止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本文地址:http://www.www48783.com/30623.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