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紅是什么 雪里紅的營養價值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10-30 05:05   8,271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雪里紅腌制注意事項

腌制前,先把雪里紅在室外晾曬大約一天一夜即可。目的是晾出多余的水分,使雪里紅打蔫,體積縮小。

再放入容器中或案板上撒上食鹽、花椒等調料,可根據個人的喜好口味進行增減。

然后用手揉壓,使鹽滲入到菜內,并揉壓出水來,使菜顏色變深變軟,存放在容器內,用壇子或小缸均可以。

為了不出現爛菜現象,在腌制前好不要清洗,若買回來的菜比較臟,可在晾曬時摘掉黃葉、爛葉,用刀削掉多余的根部再腌制。

當腌制好了以后,不要放置在溫度過高的地方。等吃的時候提前放到清水中除去多余的鹽分,同時也清洗了菜。如果在腌制揉壓菜時少放些堿面,會保持菜鮮艷的顏色。

味道發苦原因

原因一:沒有腌制到時候,雪里紅會有股芥菜疙瘩的味道。

原因二:沒有充分把多余的鹽分泡出來。

原因三:堿面放的過多了。

另外需注意的是,要一次性加足鹽量,一般的菜和鹽的比例為10比1,下層少放,上層多放,千萬不要另加水,鹽湯一直可以使用,菜上可壓塊石頭,但不要蓋蓋子,放在陰涼通風處,上面可蓋一層紗布,防止蒼蠅等小蟲入內。從腌制第二天開始,每天上下翻動一次,使雪里紅透氣、散熱、鹽分均勻,大約10至15天后即可食用。

雪里紅的價值

雪菜,又叫雪里蕻,是我國長江流域普遍栽培的冬春兩季重要蔬菜,以葉柄和葉片食用,營養價值很高。

有新鮮和腌制品之分,新鮮雪菜是翠綠色的,口感略澀微辣,常用來炒肉末;經鹽腌漬的雪菜質脆味鮮,口感爽脆,略帶酸味。

雪菜具有利尿止瀉,祛風散血,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腹瀉、痢疾、咳血、牙齦腫痛、喉痛聲啞、痔瘡腫痛、漆瘡瘙癢、跌打損傷、關節疼痛等病癥,是民間常用的草藥。

雪菜一年可種多次,在江蘇、浙江一帶冬播春收的雪菜叫春菜,秋播冬收的雪菜叫冬菜;在湖南、湖北、四川有四季栽培的習慣。

它是我國長江流域普遍栽培的冬春兩季重要蔬菜,以葉柄和葉片食用,營養價值很高,據分析,每百克雪菜中水分占91%,含蛋白質1.9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9克,灰分3.9克,鈣73-235毫克,磷43-64毫克,鐵1.1-3.4毫克。

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維生素含量豐富,百克鮮菜中有胡蘿卜素1.46-2.69毫克,硫胺素(維B1)0.07毫克,核黃素(維B2)0.14毫克,尼克酸8毫克,抗壞血酸(維C)83毫克。

而且由于雪里紅富含芥子油,具有特殊的香辣味,其蛋白質水解后又能產生大量的氨基酸。腌制加工后的雪菜色澤鮮黃、香氣濃郁、滋味清脆鮮美,無論是炒、蒸、煮、湯作為佐料,還是單獨上桌食用,都深受城鄉居民喜愛。

貯藏心得

往雪里紅的葉片上噴點水,然后用紙包起來,莖部朝下直立著放進冰箱。

雪里紅的功效

雪里紅為芥菜類中的一種葉菜,葉片大,莖葉圓卵形、粗壯,淡綠色,是我國北方秋季常見蔬菜。

雪里紅因比較抗寒,霜打之后部分可變成紅色而得名。通常做成腌菜。雪里紅含胡蘿卜素和多種維生素。

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腌制好的雪里紅可燒、可炒,也可入餡兒,雪里紅炒年糕、雪里紅炒肉末、雪里紅炒豆干丁、雪里紅煨面,等等,吃法繁多。

我國南北方都有吃雪里紅的習慣,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雪里紅屬寧波的為有名。

雪菜具有利尿止瀉,祛風散血,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腹瀉、痢疾、咳血、牙齦腫痛、喉痛聲啞、痔瘡腫痛、漆瘡瘙癢、跌打損傷、關節疼痛等病癥,是民間常用的草藥。

雪菜一年可種多次,在江蘇、浙江一帶冬播春收的雪菜叫春菜,秋播冬收的雪菜叫冬菜;在湖南、湖北、四川有四季栽培的習慣。

雪里紅具有解毒消腫,開胃消食,溫中利氣。明目利膈。主治瘡癰腫痛,胸隔滿悶,咳嗽痰多,耳目失聰,牙齦腫爛,便秘等病癥。

食療作用

1、醒腦提神

雪里紅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維生素C),是活性很強的還原物質,參與機體重要的氧化還原過程,能增加大腦中氧含量,激發大腦對氧的利用,有醒腦提神,解除疲勞的作用。

2、解毒消腫

雪里紅有解毒之功,能抗染和預防疾病的發生,抑制細菌毒素的毒性,促進傷口愈合,可用來輔助治療感染性疾病。

本文地址:http://www.www48783.com/21957.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