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特色小吃:麻餅簡介
麻餅,是合肥傳統四大名點之一,歷史悠久。
歷史文化
相傳早在北宋時代,合肥就生產一種形似銅錢大小的實心餅,名“金錢餅”,風味可口。春節期間,人們圖個吉利,把它散給拜年兒童。又傳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時,合肥人張德勝,也是朱元璋的水師將領,為了籌辦干糧,當水師至裕溪口,派人到合肥定做一種大“金錢餅”,以糖作餡,酥甜可味,水師們吃了家鄉特制的餅,士氣大振,戰勝了元軍,乘勝奪取了采石天險。特制的這種大的“金錢餅”,就叫麻餅,以餉水軍。朱聞訊后,稱之為“得勝餅”。張死后,被追封為蔡國公,故又稱“蔡國公餅”。李鴻章官府主事,劉東山回合肥開雜貨店,店名叫劉東泰,把“得勝餅”改制為麻餅,在選料和做工上特別講究,并在門市上現做現賣,每人限購一個,因此名聲大振。同時將十個麻餅包成一筒,貼上“合肥劉東泰大麻餅”,紅紙金字標簽,于春節前送八百筒給李鴻章,李嘗后認為“風味俱佳,堪與蘇點媲美”,便將麻餅分送給大臣。從此,劉東泰麻餅名揚全國。 麻餅形如月餅,表面金黃.圓邊淺黃,表皮芝麻顆粒飽滿,分布均勻,食之外皮松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
做法
材料準備
皮料:面粉11.75公斤 麻油2.65公斤 飴糖5.9公斤 純堿65克 撒粉1.25公斤 面麻2.5公斤
心料:食鹽0.25公斤 花椒面0.1公斤 瓜糖4.75公斤 川白糖9.5公斤 桔餅1公斤 麻油2.5公斤 飴糖3.5公斤 熟粉7公斤 蜜櫻桃0.5公斤 蜜玫瑰0.5公斤 核桃仁1公斤。
制作方法
1.制皮料:飴糖不能太濃,其溫度以35℃左右為宜(以手檢能“分岔”)。飴糖與麻油拌合后,下面粉與純堿。視面粉的干、濕度酌量加水,一般可加水1公斤左右。加水后,再攪拌5~6分鐘,用手稍摺疊,然后分皮。
2.制心料:先下各種花果料、川白糖、食鹽和花椒粉,再下麻油,最后下飴糖和熟粉,逐次拌合,均勻即可。不宜多攪拌,以免使花果料成醬狀。
3.成型:按皮40%,心60%的比例包心。用專用鐵圈成型,然后打麻。餅面打麻應均勻,麻粒不能重疊;底面只打上少許芝麻,餅腰不能粘麻粒。打麻后即烘焙。
4.烘焙:用急火,爐溫350℃左右。進爐時餅面在下,烘焙1分鐘左右,翻面,再烘焙約1分鐘,芝麻炸裂有聲時,即可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