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元宵節(jié)有賞燈、吃湯圓、猜燈謎等傳統(tǒng)活動,其中吃元宵必不可少。有人分不清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南湯圓和北元宵,湯圓與元宵有什么不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湯圓與元宵有什么不同
1.使用的材料不同
以前元宵是用米粉做的。所謂米粉,就是用大米磨成粉,然后和水混合,揉成面團,再揉成小元宵。所以元宵煮出來的米粉味道更重,元宵的湯也渾濁,混著從元宵上面掉下來的米粉。但是,湯圓是用糯米粉做的。因為湯圓的內部需要餡料,所以需要有堅韌的皮來包裹。因此,糯米粉或水磨粉是制作湯圓的原料。所以元宵和湯圓的原料是不一樣的。
2.大小不同
一對比元宵和湯圓,發(fā)現湯圓很小,每個顆粒基本都是拇指蓋大小。但是元宵的體積比較大,一般就是你平時吃的牛肉丸、雞肉丸那么大,有的元宵甚至更大,就算吃一兩個元宵也會很飽。所以湯圓小,元宵大,這也是兩者的區(qū)別之一。
3.不同的做法
湯圓是有餡的,一般只需要白水煮,不需要放任何食材。現在的人當然會吃的越來越多,所以在傳統(tǒng)水餃的基礎上發(fā)展出煎餃和蒸餃,味道也很好。但是元宵不是這樣的,因為元宵本身是固態(tài)的,所以煮好后通常會在煮好的湯中加入白糖和紅糖,讓元宵吃起來甜甜的,再加入紅豆醬做成紅豆元宵也是非常好吃的。當然,元宵不能炒,也不能蒸。它只能用傳統(tǒng)方法烹飪。所以實際上元宵和湯圓也是不一樣的。
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在哪里?今天就在這里為大家普及一下。如果你深入觀察,你會發(fā)現這兩種食物的區(qū)別可遠不止以上三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這樣以后就不會迷茫了。如果這兩種食物你都愛吃,不妨多做出一些嘗試,嘗一嘗不同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