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
味甘、微苦,性涼。歸肝、膽、腎、膀胱經。
功效主治
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治肝膽及泌尿系結石;熱淋;腎炎水腫;濕熱黃疸;瘡毒癰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15-60g,鮮品加倍;或搗汁飲。
外用
適量,鮮品搗敷。
用藥注意
據報道[《四川中醫》1983,(3):40],外用該品引起接觸性皮炎12例,均系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患者,用鮮品煎水熏洗所致。
用藥配伍
用于肝膽結石及尿路結石,熱淋,黃疸。金錢草有良好的利濕退黃及排石通淋作用,治肝膽結石及黃疸,可單用該品煎湯代茶飲,或配伍茵陳、郁金、大黃等以增強清利肝膽及排石作用。
治石淋、熱淋亦可單用取效或與海金沙、雞內金、石韋等同用,以增強清下焦濕熱、通淋排石之功;石淋兼有腎虛見癥者,可與補腎之桑寄生、胡桃仁等配伍應用。
用于瘡毒癰腫,乳癰,火丹,毒蛇咬傷及跌打損傷。金錢草有解毒散瘀,消腫止痛之功,常用鮮品內服或外敷,可單用鮮草搗汁飲,或搗敷患處,亦可與野菊花、蒲公英、萬年青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作用。
此外,金錢草用于水腫、臌脹,內服、外敷均有利尿消腫之功,用于肺熱咳嗽,小兒高熱,是取其清熱解毒作用。
治腹水腫脹:過路黃鮮草適量,搗爛敷臍部。(《上海常用中草藥》)
治腎虛水腫:四川大金錢草、小茴香。燉豬蹄子服。(《四川中藥志》)
治石淋:過路黃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治膽石病:大金錢草、狗寶。研末,蒸豬肝服。(《四川中藥志》)
治一切疝氣:仙人對坐草、青木香。二味搗汁,沖酒服。(《劉羽儀經驗方》)
治疔瘡:過路黃搗汁,兌淘米水或酒服。(《湖南藥物志》)
治跌打損傷:過路黃鮮全草,洗凈,搗汁一小杯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治骨折:四川大金錢草、二郎箭、見血飛,大血藤皮。研末,調麻油包患處。(《四川中藥志》)
治毒蛇咬:神仙對坐草搗汁飲,以渣敷傷口。(《祝穆試效方》)
藥材鑒別
全草多皺縮成團,下部莖節上有時著生纖細須根。莖扭曲,直徑約1mm;表面紅棕色,具縱直紋理;斷面實心,灰白色。葉對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寬卵形或心形,全緣。
上面暗綠色至棕綠色,下面色較淺,用水浸后,透光可見黑色短條紋;葉柄細長,葉腋有時可見花或果實。氣微、味淡。以葉大、色綠者為佳。
莖橫切面,表皮外被角質層,有時可見腺毛。皮層寬廣,薄壁細胞偶含紅棕色分泌物;有分泌道散在,周圍5-10個分泌細胞,含紅棕色分泌物;內皮層明顯。
中柱鞘纖維微木化,斷續成環。韌皮部狹窄,老莖的木質部偶有纖維。髓常成為空腔。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葉橫切面
上表皮為1列切向延長的薄壁細胞、類長方形,具角質層,無氣孔。下表皮細胞形狀與上表皮相似,有氣孔。柵欄組織常1列,稀2列。
海綿組織細胞4-6列,偶含紅棕色色素塊,分泌道散列,直徑45μm。主脈1條,于下面明顯凸出。近表皮細胞處及韌皮部外面有厚角組織,維管束被維管束鞘包圍。側脈小,不發達。
葉表面觀
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呈波狀,具角質層,腺毛紅棕色,頭部單細胞,類圓形,柄為多細胞,脫落后留有圓形基部,周圍有放射狀角質層紋理;下表皮細胞氣孔不等式或不定式;
葉肉組織有分泌道散在,含紅棕色分泌物。被疏柔毛的莖、葉可見非腺毛,非腺毛有1-17個細胞,長60-1070 μm,基部直徑15-53μm,平直或彎曲,表面具細條紋,胞腔含黃棕色物質,有的細胞縊縮。
取材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瀝去水,切段,干燥。 飲片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小段,根、莖、葉、花混合。
根纖細,極少,莖細圓柱形學,常壓扁和扭曲。有縱棱線,表面棕色或暗棕紅色。
葉多皺縮,完整葉片寬卵形或心形,葉上表面灰綠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較淺。主脈明顯突起。花黃色或棕色,蒴果球形。氣微、味淡。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別名:神仙對坐草、地蜈蚣、蜈蚣草、銅錢草、野花生、仙人對坐草、四川大金錢草、大金錢草、對坐草、一串錢、臨時救、黃疸草、一面鑼、金錢肺筋草、藤藤側耳根、白側耳根、銅錢花、水側耳根、大連錢草、遍地黃、黃花過路草、龍鱗片、真金草、走游草、鋪地蓮
禁忌人群:凡陰疽諸毒,脾虛泄瀉者,忌搗汁生服。
適宜人群:適宜黃疸,水腫,膀胱結石,瘧疾,肺癰,咳嗽,吐血,淋濁,帶下,風濕痹痛,小兒疳積,驚癇,癰腫,瘡癬,濕疹患者
結語:上面就是給大家介紹的一些關于金錢草的一些功效與作用,以及應該如何使用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大家愛帶來幫助,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藥材,藥用價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