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吃:南京鹽水鴨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06-20 11:12   2,911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南京特色小吃:南京鹽水鴨

簡介

南京鹽水鴨: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富盛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南京鹽水鴨一年四季皆可制作,腌制復鹵期短,現做現賣,現買現吃,不宜久藏。此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后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制作的,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桂花鴨“清而旨,久食不厭”,是下酒佳品。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買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

南京鹽水鴨

歷史文化

南京向以鴨肴馳譽海內,故歷來被冠以“鴨都”美稱。其鴨肴之多,食鴨人之眾,可謂中華之最。據《陳書》記載,陳軍與北齊軍在金陵北郊外覆舟山一帶交鋒,陳軍“人人裹飯,媲以鴨肉”、“炊米煮鴨”,使得士氣大振,終于以少擊眾,大勝而歸。此為金陵鴨饌最早見于正史之記載。最遲明初南方鹽水鴨已享有厚譽,一直盛名不衰。明代有首民謠:“古書院,琉璃截,玄色鍛子,鹽水鴨”。古書院指的是當時最大的國立大學-南京國子監;琉璃截指的是被稱為當時世界奇跡的大報恩寺,玄色鍛子指的是南京著名的特產玄色錦鍛,而小小的鹽水鴨居然并列其中了。南京人食鴨花樣很多,六朝時期帝王們的餐桌上已經有烤鴨和鹽水鴨等幾道鴨饌,明太祖朱元璋“日食烤鴨一只”。清代南京方志學家陳作霖《金陵瑣志》載稱:“鴨非金陵所產也,率于邵伯、高郵間取之。么鳧稚鶩千百成群,渡江而南,闌池塘以畜之。約以十旬肥美可食。……而皆不及‘鹽水鴨’之為無上品也,淡而旨,肥而不濃。
做法

工藝特點

南京鹽水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種低溫畜禽產品,和傳統的腌臘制品完全不一樣。鹽水鴨是低溫熟煮,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煮制,使得鹽水鴨的嫩度達到一定程度。低溫熟煮鹽水鴨肌肉儲水性好,保持了鴨肉的多汁性。而高溫煮制的腌臘制品會破壞其風味,讓人聞起來香,吃起來口味卻一般。[9]另外,桂花鴨制作考究,除用料好外,而且工藝精,“炒鹽腌,清鹵復”,增加鴨的香醇,“炒得干”減少鴨脂肪,此薄且收得緊,“煮得足”,食之有嫩香口感。

制作材料

主料:鴨(1500克)

調料:料酒(30克) 鹽(130克) 大蔥(10克) 姜(5克) 八角(3克) 花椒(2克)米鹽(1克)麻油(4勺)

制作程序

1、將嫩光鴨斬去小翅和鴨腳掌,再在右翅窩下開約3厘米長的小口,從刀口處取出內臟、拉出氣管和食管,用清水沖凈,濾干備用。

2、炒鍋放在火上放入鹽、花椒炒熱后備用。

3、用1/2熱的椒鹽從翅下刀口處塞入鴨腹,晃勻,用剩下椒鹽的1/2椒鹽擦遍鴨身,再用余下的熱椒鹽從頸部刀口和鴨嘴塞入鴨頸,然后將鴨放入缸中腌制(夏天2小時,春秋季4小時,冬季6小時)。然后取出掛在通風涼處吹干,用12厘米長的空心蘆管插入鴨子肛門內,在翅窩下刀口處放入姜1片、蔥結1個、大料1只。

4、燒滾6杯清水,放入剩下的生姜、蔥結、大料和料酒,將鴨腿朝上,鴨頭朝下放入鍋內,蓋上鍋蓋,放在小火上燜20分鐘。

5、將鴨拎起,使鴨腹內的湯汁從刀口處漏出,濾干倒入鍋內。

6、鴨放入湯中,使鴨腹內灌入熱湯,再放在小火上燜20分鐘取出,抽出蘆管,放入容器內冷卻后。裝碟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www48783.com/14824.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