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特色小吃:李鴻章大雜燴簡(jiǎn)介
李鴻章大雜燴,是合肥名菜,此菜風(fēng)靡全國,是采用多種食材一起烹飪而成的,因此菜跟李鴻章有關(guān),故名李鴻章大雜燴。
李鴻章大雜燴這道菜很有講究,且事先要做過“前期工作”,如以雞雜、肚片、火腿、面筋、香菇、山筍、海參等墊底,用麻油酥燒,然后裝入陶盆,點(diǎn)以白酒、醬油等佐料,放在炭基上用文火慢燒,直至油清菜熟方原盆上桌,十分講究。
合肥名廚對(duì)傳統(tǒng)的“大雜燴”在制作工藝上加以改進(jìn),用水發(fā)的魚翅、水發(fā)海參、水發(fā)魷魚、油發(fā)魚肚和干貝、熟白雞肉、熟豬肚、熟火腿、凈魚肉、鮮香菇、嫩筍、水腐竹、鴿蛋,加蔥段、姜片、紹酒、精鹽、味精、雞精粉、白胡椒粉、白糖、蛋清、濕生粉、熟豬肉、雞湯、熟雞油為原料,所做的新式“大雜燴”,咸鮮可口,醇香不膩。
歷史文化
相傳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并順訪歐美,每日三頓吃西餐,很不習(xí)慣。在到歐美后,便吩咐隨行廚師將在當(dāng)?shù)刭弫淼氖卟恕⑷馐车龋凑罩袊穗鹊呐胫品椒ā耙诲佒蟆薄?/p>
煮熟后,此菜看上去紅潤油亮,聞之香氣撲鼻,食之鮮美可口,既能下酒、又能就飯,還不致于因繁瑣的煎炒煮炸而耽擱了出訪公務(wù)。每有“老外”看到后問及菜名時(shí),李鴻章都隨口說是“大雜燴”,自此歐美許多人都知道中國有道叫“大雜燴”的菜。
李鴻章回國后,仍囑家人常做這道菜吃,更常以此待客。此后,“大雜燴”風(fēng)靡全國,“李鴻章大雜燴”也就成了合肥名菜的保留品種。
做法
主料:雞肉100克,水發(fā)海參50克,熟白雞肉50克,熟火腿50克,油發(fā)魚肚50克,水發(fā)魷魚50克,水腐竹50克,蛋黃糕50克,鴿蛋12個(gè),凈魚肉100克,水發(fā)玉蘭片100克,水發(fā)冬菇30克,熟白豬肚100克,干貝10粒。
配料:大菠菜梗1根,熟咸鴨蛋黃1個(gè)。
調(diào)料:蔥結(jié)25克,姜片25克,精鹽25克,紹酒25克,雞湯250克,熟豬油60克。
制作步驟
1、將海參、魚肚、玉蘭片、腐竹、熟豬肚、火腿40克、熟雞肉40克均切成5厘米長、1厘米寬的片。熟雞肉10克、火腿10克切成絲待用。鴿蛋入冷水煮熟,剝殼等用。
2、將各種切好的片、鴿蛋、香菇、蔥段、姜片下鍋,注入 雞湯,放入調(diào)料,燒燴入味后,揀去蔥姜。
3、取大碗1只,從燒燴的各種原料中先將捍菇揀出,面朝下放在碗底,其它各種原料按花色搭開,整齊地碼排入碗內(nèi),并將各種碎料放入,澆入燴燒原湯,上籠蒸十分鐘取出。潷原湯于鍋中,再將碗翻扣在大湯盤中,周圍用鴿蛋圍邊。火腿絲與熟雞絲交叉放在香菇四周。
4、鍋中原湯上火燒開,勾米湯芡,淋入熟豬油,澆于雜燴上面。最后,香菇頂上入熟咸鴨蛋黃,菠菜梗倒插其上即成。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 小吃百科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zhuǎn)載請(qǐng)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