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歷的正月十五,全國都有慶祝元宵節舉辦燈會猜燈謎的活動.那么大家知道元宵節為什么要叫元宵節嗎?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其中的緣由。
一、元宵節為什么要叫元宵節
其實元宵節是從漢武帝就開始的,在古代宵其實也就代表著夜晚的意思,而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因此大家為了慶祝這一天,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個是最傳統的一種說法,所以元宵節呢從此之后就流傳下來。
二、元宵節有什么習俗
1.吃元宵或湯圓
在元宵節的時候,有吃傳統的湯圓或元宵的習俗。南方人叫做湯圓,是將餡料包裹在糯米團子里面,然后用手揉搓出來的。而北方則叫做元宵,是將餡制作做好之后,放在生的糯米粉當中滾出來的。不管是元宵還是湯圓,都是在元宵節必吃的美食之一。
2.喝油茶
在元宵節,有些地區會喝油茶。油茶是用熟的芝麻,花生,還有核桃以及各種堅果炒熟之后,研磨成粉,再于面粉放到一起炒制。吃的時候需要沖水調制,有咸鮮味,而且口感特別的油潤,是在元宵節必吃的美食之一。
3.餃子或餛飩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所以在民間慶祝元宵節的時候,北方人一定會包餃子吃,而南方人則會包餛飩吃。所以餃子和餛飩也是元宵節的美食。
4.吃糍粑
在云貴川地區,元宵節有吃糍粑的習俗。元宵節本身其實也是團圓的日子,所以大家都會團聚在一起打糍粑,蒸糍粑,吃糍粑。糍粑可以裹著糯米粉和黃豆粉直接吃,也可以在里面包上餡料吃的,或者淋上紅糖水吃,炸著吃等等,不管怎么做都很軟糯可口。
關于元宵節的民俗小知識,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通過今天的分享,大家應該知道元宵節為什么叫元宵節了吧。所以如果大家對這個節日充滿好奇的話,可以多去了解一下,相信這個節日給大家的歡樂,還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