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饃
簡介
水激饃原名水浸饃,發源于商丘古城歸德府的一種漢族傳統名點,屬于豫菜系。成品色澤鮮艷,外焦里濃,香甜可口。因糖汁中有水,饃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饃。相傳明代閣老沈鯉(河南商丘人)每次招待賓客,必要家傳的水激饃上桌。
歷史文化
一段優美的故事來過歷史文化名城商丘的客人,無不為吃到商丘水激饃而感到滿足。商丘水激饃以典型的傳統口味譽滿華夏,并為外國客人贊不絕口。 商丘水激饃原名水浸饃,發源于古老的歸德(商丘)城。傳說,曾做過明朝閣老的沈鯉(河南商丘人)在京城做官時,每次招待賓客,必用家鄉的水激饃。這一美味的產生,有一段優美的故事。 沈鯉80歲告老還鄉,皇帝來歸德府看望他,席間提出要品嘗歸德名產。沈鯉將自己的家菜水激饃奉上,皇帝吃后十分贊賞,說是“飽了口?!?,并問起水激饃的來歷。沈鯉說,過去,他家雇了個窮人做廚工。這廚工十分節儉,家里人吃剩下的饃放干了,他總舍不得扔,用水浸了浸,油炸后放在糖汁里浸拌,然后給府里的傭人們吃。沈鯉發現后,讓廚工也給他送一份來。他吃了一口,覺得鮮美極了,便讓廚工經常給他做這種饃吃,并以此作為美味招待客人??腿藗冇X得好吃,便讓家聘廚師到沈府學做水激饃。從此,歸德官府的宴席上,便多了這道菜。
做法
制作方法是將饅頭切成寸許長、指頭般粗細的饃錠兒,干后放入40度左右的熱水中浸透,再放入滾油中炸成金黃色,撈出后疾速放入提前備好的稀糖汁中,經二三秒鐘后撈出,成品色澤鮮艷,外焦里濃,香甜可口。因糖汁中有水,饃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