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女性冬季養生小常識大全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9-01-01 06:09   10,003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冬季養生小常識大全)歲月如梭,一轉眼就到了一年中寒冷的季節。在冬季,很多女性朋友的體質明顯下降,怕冷易病,這時候冬季養生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花些大價錢買些所謂的保健品其實并不算太健康,重要的是效果不一定好。養生靠的還是食補,如果你擁有一份冬季養生食譜那么就不用擔心冬季保健的問題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都有哪些吧。

1、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2、冬季健康小常識,3、冬季養生預防疾病侵害 4、冬季養生保健有益的熱飲,5、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6、冬季養生小常識大全,7、冬季養生的健康食譜 8、冬季養生實惠的方法

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冬季保健,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保暖。天氣寒冷,尤其女性朋友體質偏陰,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寒氣侵體,引發各種疾病。那么冬季保健有哪些小妙招呢?

天氣寒,腳要暖

俗話說“寒從腳起”,腳離心臟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再加上腳的表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溫性較差,因此,腳的皮溫低,趾尖溫度有時只有25℃。

中醫學認為,足部受寒邪,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胃脘痛、腹瀉、行經不調、月經不調、腰腿痛等病癥。腳部受涼還會使抗病能力下降,從而引致上呼吸道感染。

因此寒冬時必須重視對腳的保健。如果有條件的話每天可用40度左右的水泡下自己的雙腳,泡腳不僅可驅寒,促進睡眠,同時還有利于緩解疲勞。

御寒食物偏溫熱

其次可以在飲食上調節,女性手腳冰冷可多喝羊肉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肉類的如狗肉、羊肉、鹿肉等都能有效御寒。

另外也可以多吃含鐵量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菠菜及蛋黃等。 中醫認為今冬進補,明年打虎,事實上對于女性而言冬季是一個好的進補季節。

中醫建議女性冬季可適當多吃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同時一定要避免寒性,生冷的時候,特別是經期一定不要吃涼性的食物,避免胃“受涼”了。

洗澡緩壓不宜過勤

冬季洗澡水不應過高。女性都愛干凈,有時候即使天氣再冷也要洗澡,但是要注意冬季洗澡水的溫度好不要太高,因為高溫的水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不僅會使皮膚更干燥,嚴重的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熱水的清潔力是清水的5倍,再者用起來也舒服。其實用熱水做家務,洗澡不僅可減少關節炎、婦科疾病的發生同時對于緩解因壓突然升高、神經緊張等均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冬季女性好用溫熱水進行洗漱,特別是在經期一定不要用冷水。其次冬季因干燥洗澡過勤會傷害皮脂腺,使皮膚失去對外界的抵抗力,由此導致皮膚瘙癢。所以不宜洗澡過頻。

不蒙頭睡覺要開窗通風

冷天,不少人因為怕冷,睡覺時頭也縮進了被窩里這種蒙頭睡覺的習慣很不好。之所以不好,是因為蒙頭睡覺,被窩里的空氣不流通,氧氣就會越來越少,時間一長,空氣就變得混濁不堪。

這樣,人就會感到胸悶、惡心或從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第二天會感到疲勞。除此,寒凝大地,冷氣襲人,有些人為了防寒保曖,不注意打開門窗通風,致使室內長期得不到新鮮空氣。

從衛生角度來說,冬天應該定時開窗換氣,使室內保持一定量的新鮮空氣,而且讓陽光照進室內,還可以借紫外線殺菌。

冬季健康小常識

冬季想要健康無病的安然度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必定是首選。只要保證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科學的飲食原則,那么冬季一點都不難熬。

1、堅持冷水洗臉

女性用冷水洗臉醒腦精神好,鍛煉耐寒能力,不但能預防感冒同時還能起到臉部美容的功效,還可以治療慢性鼻炎,若能結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陽、頰車等穴則效果更佳。

2、清晨喝溫開水

女性在洗臉刷牙后喝一杯溫開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腸;另一方面可稀釋血液,預防腦血栓、心肌缺血,同時能維持細胞滲透力,促進細胞代謝。

3、適當戶外活動

冬天戶外活動對女性很重要很重要,可預防凍瘡,在戶外做操或呼吸15—20次有利肺功能的增強,起到防治支氣管炎、哮喘的作用,肺開竅于皮膚,通過戶外活動,可增加人體供氧量,提高抗病能力。

4、洗澡搓胸擦背

醫學家研究搓胸擦背能提高女性的身體免疫機能,有利強身壯體預防疾病。

5、傍晚做腰部操

日本專家研究證明,雙手按腰做腰部活動可刺激腰部諸穴,有助于強化內臟器官功能、維持新陳代謝正常進行,肥胖者做腰部操還可減肥。

6、熱水浴足護腳

腳底有許多經絡循行的穴位,如涌泉穴,通過熱水透穴可以提高體溫0.2℃,能改善周身毛細血管的功能,有保溫和助眠的功效;腳素有第二心臟之稱,護腳能強心,毛細血管擴張充血促使心臟活動加強,又可防止腳部凍瘡的發生,減少皮膚瘙癢癥。

7、飲食藥膳進補

冬天是滋補身體的季節,根據自身條件適當選用藥膳進補十分有益,可增加熱量抗寒,又能加強營養吸收,促進健康。

8、午間按摩頭皮

日間腦部血流量比夜間少1/5,故中午小睡30—40分鐘為宜,然后用手指按摩百會、風池、印堂等穴,或用梳子梳頭按摩頭皮,能改善頭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和頭昏現象,加上用冷水洗臉則精神充沛。

9、午后飲用茶水

茶是人的佳飲料之一,能防癌抗癌,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能對人體起保健作用。但胃病或貧血服藥者不宜喝茶,尤其是濃茶,可改用礦泉水或白開水。午后補充水很重要。

10、飲食保養皮膚

冬季多喝水是保持皮膚潤滑柔軟的首要前提,喝水量以每天2升左右為宜。

11、吃凍蘋果去心火

冬天氣候冷,人在室內時間長,總覺胸悶和有心火。可將質量稍次的蘋果,洗凈放入冰箱冷凍,每日吃幾次,又涼又甜又去心火。

12、綠茶煮蛋止咳化痰

香噴噴的茶葉蛋是許多人早餐的首選。傳統茶葉蛋都是用紅茶煮的,如果拿綠茶代替紅茶煮雞蛋,食療功效會更好。綠茶煮雞蛋不但營養,還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對緩解咳嗽、支氣管炎、哮喘等癥狀都有幫助。

冬季養生預防疾病侵害

一、防消化道潰瘍

這時由于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臟的植物神經處于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凋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

進而刺激胃粘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復發。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日常膳食應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煙戒酒,還可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成藥。

二、防中風

對于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引發中風。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導致全身血管收縮。

同時,氣溫較低時,人體排汗減少,血容量相對增多,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升高,促發腦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的治療,其次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三、防心臟病

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等。隆冬季節與冬末初春為急性肌梗塞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氣溫偏低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外,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

此外,病變的冠狀動脈對冷刺激特別敏感,遇冷收縮,甚至使血管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

嚴寒養生遵循“七宜”

一宜保暖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

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

三宜多飲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

四宜調神

冬日易使人情緒低落。改善情緒的佳方法就是運動,如慢跑、跳舞等是保養精神的良藥。

五宜通風

冬日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六宜粥養

冬日飲食忌黏硬生冷。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飲食宜節制,以養胃氣。

七宜早睡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本文地址:http://www.www48783.com/25562.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