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環境調攝
冬季氣溫與人體溫度相差很大,因此不舒適感較其他季節更加顯著。尤其是對于老年人和體質較弱的人,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不僅影響著健康,還給出行帶來了潛在的危險。一個理想的環境對防寒、養生是十分必要的。
溫度濕度要適宜
冬天,外界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一般保持16℃~20℃較適合,以18℃為理想。若室溫過高,會令人感到悶熱或干熱而頭昏腦脹,萎靡不振。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口干舌燥、眼睛干澀,久而久之,會打破人體的生理平衡,造成疾病。尤其是在北方,室溫過高特別容易引起外感風寒。而室內溫度過低,則會大大消耗人體的熱能,令人感到寒冷;身體虛弱者會引起寒顫;胃腸虛弱者會引起腹脹、胃腸痛,甚至引起關節炎病等。
至于室內的濕度,也要適宜,一般以30%~70%為宜。室內濕度過高,人體散熱就比較困難,令人憋悶難耐,時間長會引起濕度癥、關節炎病等。室內濕度過低,空氣干燥,人就會感到口干舌燥,呼吸道干澀難受。同時,冬季,依然應保持勤開窗的習慣,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有害病菌在室內的停留。
汗蒸,瑜伽,桑拿
隨著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現代人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如何養生逐漸成為人們口中常討論的話題。但是冬天溫 度較低,體內有害物質很難排出體外,再加之身上穿著厚重的衣服,使人更加不想運動。以下幾種時下新興的也是流行的冬季養生,僅供參考。
汗蒸館
人是通過超強遠紅外線、生物光波的作用,能讓人體的細胞產生共振,加速血液循環,從形態上是一種靜態運動,通過其對人體組織的作用,調節人體生理功能,改善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使人體不只是在簡單的排汗而是排除體內有害物質,達到保健身體、美膚養顏目的。如果汗蒸40分鐘相當于慢跑20里。一般加熱溫度為42至44度左右。
高溫瑜伽
是通過身體的運動達到比較理想的養生保健效果。加熱溫度一般為34—42度。通過模擬動物的各種、如眼鏡蛇、貓、鱷魚、駱駝、鷲鳥、蝗蟲等姿勢以及一系列的拉、扭、彎等動作,使身體上一直以來沒有活動到的位置得到拉伸、扭動和按摩,使健康情況得以改善。
通過身體的運動達到比較理想的養生保健效果
桑拿
通過水的加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接觸人體皮膚,使皮膚溫度升高,從而達到加速汗液排出的保健效果,一般情況下需加熱到60度左右。
冬泳
冬泳是一項集防病、治病、健身、抗衰為一體的運動項目,它能顯著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冬泳時,冷水的刺激可使人體血管不斷收張,從而鍛煉了血管的彈性,起到了防止和延緩動脈硬化發生與發展的作用,對預防并緩解中老年人高黏滯血癥效果明顯。冬泳的冷刺激還可以調整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平衡,有利于人體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改善。
當然,參加冬泳的人,必須具有冷水鍛煉的基礎,身體對冷刺激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才可開始冬泳。冬泳前必須做充分的準備活動,待身體發熱后方可下水。
初練時,下水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游10米即可,在此基礎上逐步增加。冬泳時間的長短,要依天氣和個人情況而定,不可強求一致。人體受冷水刺激后皮膚顏色不斷改變:蒼白色,淺紅色,紫紅色。而紫紅色是冬泳的危險信號,此時,冬泳要立即停止。出水后馬上用干毛巾擦干,直至皮膚發紅為止。穿好衣服,再做整理活動,等身體感到溫暖、舒適后結束。
冬泳還應注意,多每天1次或隔日1次,否則體力消耗太大,反而有害;必須持之以恒,如果間隔時間過長,以前鍛煉中身體產生的適應能力就會降低;飽食后、饑餓時、疲乏后,不宜進行冬泳;冬泳后,不要飲酒取暖。
跳繩
冬天,當您不愿到室外進行鍛煉時,不妨在家里跳跳繩,這項活動簡單易行,但健身效果極佳。 跳繩時可以顯著改善雙腳的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雙手轉動繩子時,還可鍛煉肩關節和腕關節。隨著跳動的節律,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得到鍛煉。此外,跳繩還是一項有效減肥的運動。對于孩子們來說,雪地跳繩則有著更多的樂趣。
冬季養生保健有益的熱飲
1、蓮子銀耳湯
食材:蓮子180公克,銀耳適量,白糖250公克,糖、桂花汁少許。
做法:蓮子去皮、心,在熱開水中川燙一下。銀耳用溫水浸泡,撕成一小瓣瓣。蓮子放入碗中,隔水加熱,取原汁后,并酌量加入白開水、白糖、桂花汁,水煮沸后再加入銀耳小火滾,倒入碗內放入蓮子,桂花汁即可完成。
作用:幫助咳嗽、心神不安。
2、生姜紅糖水
食材:生姜、紅糖、無核金絲棗。
做法:將紅糖、無核金絲棗、姜片放入燉煮的容器中;注入適量清水(用礦泉水好);蓋上蓋子,燉煮半個小時即可。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里,可改善體表循環,治療傷風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將紅糖、無核金絲棗、姜片放入燉煮的容器中
健康養生:冬季御寒可以多吃這些食物
牛羊肉溫中補氣
肉類:以羊肉、牛肉的御寒效果較好。它們有溫中暖下、補氣活血之效。吃這些肉可使陽虛之體代謝加快,內分泌功能增強,從而達到御寒作用。
根莖類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人怕冷與機體無機鹽缺乏有關。藕、胡蘿卜、百合、山芋、青菜、大白菜等含有豐富的無機鹽,這類食物不妨與其他食品摻雜食用。
蔬菜
包括新鮮的蔬菜;番茄醬。蔬菜類不能和非核心類食物合并(比如油炸的蔬菜和豆類,油浸蔬菜、糖漬的蔬菜等都不是核心類食物);蔬菜汁不屬于核心食物。
水果
包括新鮮的、罐裝的(非糖水類)水果。如果是罐裝的必須是水或純果汁(非糖水)浸泡的,浸泡汁水不可以食用;干果(杏干、桃干、香蕉干等)不算做核心食物;果汁不是核心食物。
湯類
包括新鮮的、冷凍的、罐裝的(無佐料、脂肪、糖等其他添加劑)清湯。西式奶油濃湯和濃縮肉湯不算做核心食物。
紅色食物提高御寒力
一般來說,紅色食物都富含天然鐵質,還富含充足的蛋白質和優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具有維護身體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抗氧化、抗微生物的作用,從而能增強人體的抗寒力。因此,冬季常吃紅色食物,不僅有御寒的作用,還能防治感冒。同時,紅色食物在視覺上也能給人刺激,讓人胃口大開,食欲大增。
紅色食物有兩類,一類是蔬菜水果,一類是含血紅素的肉食品和肉制品。
紅色蔬菜有西紅柿、胡蘿卜、紅薯、紅辣椒等,這些蔬菜中含有番茄紅素、多酚類色素、花青素類等天然色素,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鐵、多種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它們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時還能降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紅色水果有紅棗、山楂、石榴等,這些水果中富含鈣和鐵,多食可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
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在嚴寒的惡劣氣候條件下,人體機能容易發生紊亂,尤其是年老體弱者,當不能適應外界環境變化時,就會誘發疾病,如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出血等。
為了避免在冬季因寒冷的刺激而發生眾多的病癥,做好各種防寒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防寒措施
一般家庭居室,室溫宜保持在15度-2度。在低溫環境中,要配備好防寒的服裝、帽、鞋、手套等。服裝、鞋、手套等應避免潮濕,保持干燥。手腳部位不可縛緊,以免影響到末梢血液循環而引起凍瘡、凍傷等。
凡是有高血壓、心血管系統疾病、肝臟病、胃酸過多者、胃腸功能障礙、腎功能減退、體質虛弱而常感冒者,都應避免在低溫環境下工作,50歲以上的人也不宜從事這方面工作。
2、強身健心
在冬季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既可舒展筋骨,流通血脈,又能增熱保暖防寒。對中老年人來說,冬季鍛煉以室內為主,天氣晴好時可到室外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也可跳舞娛樂。
天氣晴好時可到室外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
但遇到天氣不好,如大風、大寒、大霧時則應避免。不宜起得太早作晨練。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量力而行。同時,還要保持樂觀、安定的情緒,不做無謂的精力消耗,做到養精蓄銳,這有益于防治疾病。
3、御寒飲食
冬天應選食熱量較高的御寒食品。肉類,以狗肉、羊肉、牛肉為主,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機體熱量較多。醫學研究還發現,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氣候條件外,還與機體內某些無機鹽的缺乏有關。
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葉、黃 葉、根及皮內均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因此在食用時不要去掉這些有益的部分。
人體缺鐵可以使人覺得怕冷,這時可增加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如肝臟、瘦肉、蛋黃、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參等。新鮮蔬菜與肉類摻雜起來吃則防寒的效果更好。
三九嚴寒時節宜適當選擇補品,中醫認為,此時進補,可以萌育元氣、養精蓄銳。當然,冬令進補不是泛補、濫補,進補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具有產熱效應,故宜多吃有助于甲狀腺功能活動的含碘食物,如海帶、魚、蝦、牡蠣、紫菜等海水中或水中生長的食物。有些果品含蛋白質、脂肪及糖類較多,如紅棗、板栗、核桃仁、柿餅、桂圓、干荔枝等,也是冬令御寒的佳品。
冬季養生注意事項
1、冬季養生應盡量早睡晚起。
2、注意背部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冬日更要注意背部保暖。
3、注意防寒保暖。冬天氣候較冷,應減少外出次數。如要外出,一定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襪。
4、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傷風感冒,并誘發呼吸道疾病等。茵此應減少洗澡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