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耳聾)什么是選擇性耳聾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于耳聾的情況是比較熟悉的吧,那么大家知道,選擇性耳聾是什么原因嗎,選擇性失憶是怎么回事呢,選擇性耳聾的治療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聽覺系統中,聲音和聽覺通路的感覺神經和中樞病變的所有級別的發生,由于功能障礙,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統稱為聾。一般認為,在26dB以上語言的閾值時,稱為耳聾或聽力障礙。根據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也被稱為聽力損失,聽力受損,聽力損失,聽力損失。
選擇性耳聾是一種心理疾病,該疾病的癥狀表現就是選擇性的對某些事物充耳不聞,但是并不是對所有的聲音都是聽不見的。比如別人在談論一些你不感興趣的話題的時候就當做沒有聽到,或者在聽到一些難聽的話的時候,耳朵也自動過濾,假裝什么都聽不到,但是該疾病會給人帶來怎么樣的影響呢?
選擇性耳聾怎么引起
選擇性的耳聾的患病人群是很廣的,從老人到小孩都有可能患該疾病,該疾病是一種心理疾病,好是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否則該疾病會讓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壓抑,那該疾病應該怎么治療呢?
1、蝸性耳鳴
睫狀體的病變,如病變的柔軟性,纖毛的消失或纖毛的溶解,纖毛的損失和膜的膜。在急性噪聲損傷中,一般認為是一種外周性耳鳴。
2、外周性耳鳴
外周性耳鳴是聽神經接受耳蝸病理興奮的結果。耳蝸或蝸神經病變可以引起內毛細胞及所屬的神經纖維放電率增加,錯誤的信號象正常的聲信號一樣傳到中樞。中樞聽路神經元不能區別是病理性興奮還是正常聲刺激產生的生理興奮。
3、神經性耳鳴
單獨損傷聽神經,如聽神經瘤,非常少見。噪音或氨基糖甙類而毒性物引起的內耳損傷總是伴有神經纖維的電生理改變。在內耳完整時產生神經性耳鳴的一種病理機制是,聽神經纖維的髓鞘部分斷裂(聽神經失髓鞘可以使神經纖維的絕緣喪失,動作電位可以從一條纖維傳至另一條。
4、中樞性耳鳴
中樞性耳鳴的存在是沒有爭論的。當切斷了聽神經后如選擇性耳聾仍然存在則認為耳鳴來自中樞聽路。嚴重的中樞性供血障礙,腦腫瘤,顱腦外傷,神經衰弱或神經外科術后都可出現中樞性耳鳴。
以上是關于選擇性耳聾的治療方法和介紹,選擇性耳聾的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當我們發現在疾病必須及時治療,特別是在兒童與父母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照顧和愛,讓他們真正從心理治療。
選擇性耳聾的檢查
音叉檢查是鑒別耳聾性質常用的方法。常用C調倍頻程五支一組音叉,其振動頻率分別為128、256、512、1024和2048Hz。
檢查時注意
應擊動音叉臂的上1/3處;敲擊力量應一致,不可用力過猛或敲擊臺桌硬物,以免產生泛音;檢查氣導時應把振動的音叉上1/3的雙臂平面與外耳道縱軸一致,并同外耳道口同高,距外耳道口約1cm左右;檢查骨導時則把柄底置于顱面;振動的音叉不可觸及周圍任何物體。
常用的檢查方法如下
1.林納試驗
又稱氣骨導對比試驗,是比較同側氣導和骨導的一種檢查方法。取C256的音叉,振動后置于乳突鼓竇區測其骨導聽力,待聽不到聲音時記錄其時間,立即將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側1cm外,測其氣導聽力。
若仍能聽到聲音,則表示氣導比骨導時間長(AC>BC),稱林納試驗陽性(RT“+”)。反之骨導比氣導時間長(BC>AC),則稱林納試驗陰性(RT“-”)。
2.韋伯試驗
又稱骨導偏向試驗,系比較兩耳骨導聽力的強弱。取C256或C512振動的音叉柄底置于前額或頭頂正中,讓患者比較哪一側耳聽到的聲音較響,若兩耳聽力正常或兩耳聽力損害性質、程度相同,則感聲音在正中,是為骨導無偏向;由于氣導有抵消骨導作用,當傳導性聾時患耳氣導有障礙,不能抵消骨導,以至患耳骨導要比健耳強,而出現聲音偏向患耳;感音神經性聾時則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變,故健耳聽到的聲音較強,而出現聲音偏向健耳。記錄時除文字說明外,可用“→或←”表示偏向側,用“=”表示無偏向。
3.施瓦巴赫試驗
又稱骨導對比試驗,為比較正常人與患者骨導的時間,將振動的C256音叉柄底交替置于患者和檢查者的乳突部鼓竇區加以比較,正常者兩者相等;若患者骨導時間較正常耳延長,為施瓦巴替試驗延長(ST“+”),為傳導性聾;若較正常者短,則為骨導對比試驗縮短(ST“-”),為感音神經性聾。
4.主觀聽力檢測技術
主要包括用于成人的純音聽閾測試和言語測試,用于兒童的小兒行為測試和兒童言語測試。可以通過患者的主觀反應測試聽覺敏感度以及對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評價。
客觀檢測技術主要包括聲導抗測試、聽性腦干反應(ABR)和耳聲發射(OAE)測試,40Hz事件相關電位等。聽覺穩態誘發電位(ASSR)具有快速、無創、頻率特異性好、與行為聽閾相關性好、測試方法客觀,結果判定客觀的特點。在調制頻率>60Hz時,不受醒覺狀態影響,是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理想的聽力損失定量診斷方法。
5.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技術。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可以觀察清醒狀態下人腦的活動,能直觀反映事件相關腦功能變化,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無輻射損害,可用于成人和兒童的感音神經性聾患者。
近年,SilentfMRI技術已成為研究聽覺傳導通路功能的首選和主要手段,并期望為臨床診斷、治療及評估預后提供新的思路。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技術(PET)可以更早期、準確、定量、客觀地從基因、分子、整體水平探測人體功能情況及診斷疾病。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選擇性耳聾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選擇性耳聾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祝廣大患者早日康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