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鄉棗糕

 小吃百科   2017-12-03 04:04   2,182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武鄉棗糕

簡介

武鄉棗糕是山西省武鄉當地一種獨有的漢族小吃,清到民國時期,曾蜚聲于并州、平遙、太谷、潞安等地。棗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具有質軟、色黃、味甜之特點。用黃米面、玉面和大紅棗和面,使用傳統工藝方法蒸制而成。

武鄉棗糕

歷史文化

武鄉棗糕是武鄉當地一種獨有的小吃,從清朝到民國時期,曾蜚聲于并州、平遙、太谷、潞安等地,仔細算來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關于武鄉棗糕的來歷,在一些書籍記載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段故事:相傳,從前有一座白云寺,寺內住著十多個和尚,他們在白云寺的周圍種了很多的棗樹、黍子、谷子、玉米、蔬菜。和尚們逢年過節常用黃米(黍子脫了殼的米)加大紅棗熬制成甜食稀粥改善生活。有一年春節,老方丈讓一位來自武鄉的小和尚到灶房燒煮米粥。做飯的過程中,小和尚用鐵匙攪粥,由于用力過大,把鍋磕出了一道紋,結果稀湯順著縫流走,稀粥變成了稠粥。誰知黃米粘性大,根本盛不出來,只好把它倒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塊兒讓大家吃。老和尚邊吃邊說:“這東西粘糊糊,黃澄澄,甜滋滋的,怪好吃哩。”其他和尚問:“這叫什么飯?”“我看叫棗糕吧。”小和尚長大成人后,還俗回到老家武鄉,將制作黃米棗糕的技術傳給當地老百姓,之后又流傳到整個武鄉地區。

做法

原料:軟米面1000克,大紅棗500克。

做法:

1、取軟米面放入木盆里,用溫水攪拌成圪塔碎粒狀備用。

2、將大紅棗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溫水泡軟。

3、將蒸鍋置于旺火上,舀上凈水,沸后套上專用蒸米的瓦甑鋪上沙布。取軟米面粒撒入甑內一層(大約6厘米厚),待蒸氣騰越后,再撒一層軟米面粒,如此大約18厘米厚時,排放一層紅棗。反復數次,直至甑滿為止。

4、蒸熟后,把武鄉棗糕倒在案板上,用濕布蓋住,雙手蘸冷水拍壓成饃狀,吃時,用刀切成薄片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www48783.com/2200.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小吃百科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