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干餅
簡介
石頭干餅是呂梁的一種特色小吃,別具風味。制作石頭干餅是世代家傳,是城鄉婦女的拿手絕活。逢時過節,大部分的戶家都要做些石頭干餅。如今城里有制售石頭干餅的攤點。當地人把石頭干餅當作禮品饋贈親友,也是老人做壽、小孩做滿月的禮品之一。原料是白面、麻油、鹽堿、酵母等,工具是石子。石子要選用大小均勻的,不要大過拇指頭。石頭干餅是營養保健食品,一嚼就酥,易消化,人人愛吃,男女老少皆宜食。
做法
主要原料為白面、麻油、面肥、堿面,一般石頭干餅里面放花椒水、食鹽。
這種方法是將石塊燒熱,面餅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利用石子傳熱慢,散熱也慢,導熱比較均勻的特點,以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
咸石頭干餅:
1.在制作的前一天就先調好面肥;
2.潑油堿:將麻油倒入瓷盆內,按比例(2兩麻油、加兩酒盅堿汁)將堿汁加入其中,攪拌勻,隨即倒入開水,再攪拌。
3.將油堿水晾冷后才可倒入面粉(倘若油堿水不夠使用,可用涼開水加之)。用手攪勻,呈棉絮狀時把面和好,軟硬程度類似于干餅面。面和好后,放十分鐘醒好,待制作。
制作前,先將石子淘洗干凈,倒入砂鏊或者鐵鏊,擦點油在石頭上面,以防石子粘在面餅上,然后反復攪拌,使石子升溫均勻。制作時,先揪一塊面團,反復揉之,柔至光滑即可。然后,把揉好的面團檊成圓狀薄餅。將烘熱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攤開,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層,將圓狀餅胚置于其上,再將四周的石子覆蓋于面餅上。一般每公斤面可制作15個左右。
這種烙制食品的方法雖然古老,然而由于焙烙傳熱均勻,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咸酥成香,非常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