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色小吃:海南雞飯
簡介
海南雞飯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點,屬于海南菜。作為海南省的特色菜品。主要食材是雞肉和大米,主要烹飪工藝是燙煮。海南雞飯起源于中國海南島的文昌市。海南人會以文昌當地的白切雞做法,同時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所以在海南島俗稱為文昌雞飯。20世紀初期,隨著移民潮,這個菜式傳至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及泰國等地發揚光大。
歷史文化
雞飯,在海南話里叫做“guail bbuil”(雞糒),是正宗的叫法。“海南雞飯”可以說是馳名中外,不但本地人喜歡吃,外地的旅客也同樣愛吃。海南雞飯(Hainanese Chicken Rice)起源于中國海南島的文昌市。海南人會以文昌當地的白切雞做法,同時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所以在海南島俗稱為文昌雞飯。20世紀初期,隨著移民潮,這個菜式傳至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及泰國等地發揚光大。后歷經演變, 以新加坡的海南雞飯為正宗,這個觀念由2004年張艾嘉主演的電影<海南雞飯>可以體現,所以說海南雞飯雖源于我國海南省,但現今一般食家都認為新加坡的海南雞飯為正宗。
做法
宰殺干凈后,把雞腳反扭插入雞下腹洞內固定,將雞頭仰屈,用雞膀窩夾住天雞腹里放進數片生姜、味精,并在外皮上涂上適量的精鹽;放入沸水里先用武火煮至雞皮變黃,隨后細火慢煮,等熟(一般為八九成熟)時撈起。雞飯的原料是雞和大米,其制法,一是猛火熱鍋中下雞油、蒜茸爆香,隨后倒進洗凈濾干的大米翻炒,再加雞湯調勻,加蓋煮熟;一是將蒜茸或蔥條爆香的雞油倒進普通方法煮熟的熱飯中,加少許精鹽和味精攪拌均勻即可。雞飯古老吃法是煮熟后的雞飯用手把飯捏成“飯團”;“白切雞”再配上“飯團”,才算是傳統的“海南雞飯”。
家常做法:
做法一
食材準備
原料:三黃雞1只 大米250克 油菜6棵 檸檬1/3只 指天椒3根 洋蔥1小塊 大蔥1段 姜1小塊 蒜4瓣
調料:鹽2茶匙(10克) 料酒1湯匙(15ml) 雞油100克
制作步驟
1、把三黃雞洗凈,去除內臟洗凈。油菜洗凈,蔥姜分別切片備用。大米淘洗干凈后,加入清水浸泡10分鐘。
2、在湯鍋里倒入可以沒過三黃雞的涼水,放入蔥,姜,料酒,大火煮開后撇去浮沫,放入1茶匙半的鹽,煮5分鐘后,馬上蓋好鍋蓋,關掉火。
3、將雞放在鍋中,燜20分鐘后取出,用涼水直接沖,直到徹底涼透為止。然后放入冰水中浸泡,直至雞皮緊繃。
4、炒鍋開小火,將雞油放入,慢慢把雞油熬成液體狀。雞油熬好后,把浸泡好的大米瀝干水分,倒入鍋中,然后放入蔥姜片,用中小火慢慢炒出香味,關火備用。
5、把燉雞的雞湯倒入炒好的米飯中,然后用電飯煲蒸熟,蒸好后挑出蔥片和姜片。
6、將雞肉瀝干水分,切成兩半,再把雞肉剁成小塊兒。
7、炒鍋中放一點點油,待油6成熱時,放入油菜,放入1/4茶匙鹽,炒至油菜變軟即可出鍋。
8、把洋蔥,辣椒,姜分別切成末狀,放入碗中,用壓蒜器把大蒜壓成蒜蓉,調入1/4茶匙鹽,然后擠入檸檬汁,攪拌均勻后,澆上一勺雞湯,蘸雞料就做好了。
9、一碗雞湯,一碗米飯,一碟雞肉,一碟蘸雞料,再搭配幾棵青菜,就是一頓簡單豐盛的海南雞飯,如果能配上幾片西紅柿和黃瓜,會更加爽口。
注意事項
1、正宗的海南雞飯,用的是海南的文昌雞,但對于同樣喜歡海南雞飯的外地人來說,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買到一只文昌雞太難了,我們就用肉質鮮嫩的三黃雞代替吧。
2、雞油是給米飯增香的,它的作用不可小視。一般我們在菜市場里就能買到它,買雞時您要注意,一定要黃黃的那種雞油,這樣熬出的油才夠香。
3、把煮好的雞先放到涼水中沖涼,然后再放入冰水中浸泡,是為了使肉質更細嫩,雞皮完整而有彈性。
4、千萬不要怕雞肉不熟,就延長煮的時間,蓋上蓋子燜20分鐘足夠使一只三黃雞變熟的。煮的時間太長,雞皮很容易就破裂了,肉質也老,影響口感。
5、蘸雞料里的辣椒隨個人口味添加,可多可少。
做法二
食材準備
雞肉、大米、黃瓜、櫻桃番茄、洋蔥、醬油、姜、蒜、辣椒醬
制作步驟
1、按照平時蒸飯的米和水的比例,將大米和水倒入電飯鍋中,拌入海南雞飯醬包,用蒸飯檔將米飯炊熟后,用鏟子拌一拌米飯,蓋上鍋蓋燜10分鐘,即可以煮成充滿雞肉香氣的海南雞飯
2、將雞清理干凈內膛,在雞腹中塞入姜、蔥,雞皮表面抹少鹽。煮開一鍋水,水沸騰后放入雞,以小火煮約20~30分鐘(視雞的大小),在煮的過程中,雞湯只微微地咕嘟著即可,不能過于沸騰。當用筷子插入雞肉時,一旦可以不需太同力地穿插入,即撈出雞泡入冰水中或以冷水沖洗
3、將沖過冷水的雞稍瀝,在雞身表面涂薄薄一層香油自然冷卻,然后切塊擺盤,配上白米飯、黃瓜片、圣女果,同時將適量姜、蒜磨成蓉,和1勺辣椒醬、1勺大華黑醬油混合成蘸醬,同時另取一只小碟單倒一些黑醬油方便不嗜辣的人,這便做成了很完美的一份海南雞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