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小吃:寧波湯圓

 小吃百科   2017-10-25 12:55   2,422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寧波特色小吃-寧波湯圓簡介:湯圓是寧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于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與北方人不同,寧波人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

寧波湯圓

寧波湯圓以精白水磨糯米粉為皮,用豬油、白糖、黑芝麻粉為餡,湯圓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發亮,滑潤味美。

歷史文化

傳說: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在陽春三月,化為一位賣湯圓的老翁于西湖邊叫賣。這時許仙恰巧走過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個湯圓滾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為人,與許仙結為夫婦。另一種傳說,1912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因為“元”和“袁”、“宵”與“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袁世凱就下令把元宵改為湯圓。這便是傳說中湯圓名稱的來歷。詩句:宋代周必大作《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云裹,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做法

主要作料為糯米、黑芝麻、豬油、白糖、桂花等。采用吊漿技法,將糯米制成不干不粘的水磨粉;再將黑芝麻熟研末,加入豬板油丁、白糖等拌成餡心;以水磨粉為皮坯,包入餡心搓圓,置沸水鍋內煮熟后,撒上少量白糖、桂花和紅綠絲即成。特點是,色白發光,糯而不粘,皮滑餡潤,滋味香甜。

簡介

湯團又稱湯圓,是浙江省寧波地區著名漢族小吃之一,也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于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湯團之于寧波人,相當于餃子之于北方人,寧波人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正月里,逢年初一、年十五,吃過湯團才能說大了一歲,所以湯團又象征著團團圓圓。

"白白一群鵝,人客來了趕落河。"兒時這個謎語的謎底,說的就是湯團。

寧波湯團

歷史文化

寧波的豬油湯團,據考證始于宋元時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用當地盛 產的一級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細膩純凈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質豬板油制成餡,具有香、 甜、鮮、滑、糯的特點,咬開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鮮爽可口,令人稱絕,因而享譽海內外。寧波地區民間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要吃寧波湯團,以示歡樂 、團圓、吉祥之意。一些海外僑胞每逢佳節,總愛吃碗湯團以寄托思鄉之情。自1982年起,寧波湯團已成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個點心品種。1997年入選為中華名點小吃。 寧波人在大年初一都有吃豬油湯團的傳統習慣。湯團含有團圓、如意的意思,即使在海外的游子,他們“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新春佳節也忘不了要吃家鄉的豬油湯團,盼望團圓,以慰思鄉之念。

做法

⒈ 將糯米淘洗凈,用涼水浸12 小時(夏季8 小時),撈起用水淋過,帶水磨成漿,裝入布袋吊起瀝水(或壓干水分)成粉團;

⒉ 黑芝麻淘洗凈,瀝干水,用小火炒熟,冷卻后碾成粉過篩,約得500克;

⒊ 豬板油剝去膜,絞碎,放入盛器中加進白糖、芝麻粉,拌勻揉透成餡;

⒋ 把餡搓成100 個丸子;⒌ 把粉團加水100毫升揉透摘成100 個劑子;

⒍ 然后把劑子捏成酒盅形,放入餡心,收口搓圓成湯團;

⒎ 鍋置中火上,加水八成滿,沸后下湯團;

⒏ 待湯團浮起,摻入少量冷水,并用手勺沿鍋底輕輕推動,以防粘鍋,約8~9 分鐘,即完全成熟;

⒐ 煮熟的湯團分裝10碗,每碗再加白糖適量,撒上糖桂花即成。

做法二

  1. 黑芝麻洗凈、瀝水、曬干后,用小火炒熟、晾涼,再用搗臼舂至極碎(或用料理機研磨功能磨碎),需越細膩越好.
  2. 豬板油去筋后剝去外衣膜,絞碎(或剁碎);
  3. 將生板油碎放入容器器中加進綿白糖、黑芝麻粉,拌勻后用手揉透,成餡兒,待內里上勁且表面細膩有光澤止,放入冰箱冷藏格冷藏;
  4. 將水磨糯米粉加水混合成團,水量可根據各自的糯米粉作適當調整,混合后應做到手、盆、面團三不沾,面團需偏濕潤有光澤;
  5. 準備一塊新毛巾,打濕略擰干水分后鋪開在案板上;
  6. 面團切一半搓長,下劑子,每個約15-17g;
  7. 提前取出黑芝麻餡兒回半溫,切小粒,約5g,搓圓;
  8. 豎起劑子,切面朝上,與劑子中間戳洞,四周均勻展開,皮邊略薄呈倒傘型,置入豬油餡兒,收口;
  9. 這一步非常關鍵,整體湯圓輕輕捏實外體后,放于兩手心內輕輕搓圓后,放在毛巾上,用另一頭毛巾蓋起(防干燥);
  10. 炒菜鍋大火燒起大半鍋水,水開后轉中小火下湯圓,用勺背輕推幾下,以免粘連,待水滾湯圓浮起后加一碗生水,待再次浮起后重復加生水,三次后,待湯圓再次浮起即完全成熟;
  11. 帶著煮湯團的水盛起湯團,在碗里盛一小勺秋天摘下的糖桂花,即可食用。

小貼士

1.豬板油的品質是關鍵,需挑選土豬或黑豬脂質厚實、晶瑩锃亮的板油制作,必須耐心去筋除膜,不可省略這步;

2.綿白糖不可用白砂糖細砂糖代替,會有煮水不化的可能性,影響口感,在揉餡兒團的時候也不容易成團,而糖粉中含有淀粉,故也不可用糖粉代替;

3.揉湯圓餡需耐心大力,務必均勻且表面泛光澤;

4.制作好的湯圓餡也可作其它點心,如芝麻白糖包,或可購買市售湯圓餡兒,但口感會差許多;

5.水磨糯米粉是先將糯米浸泡數小時甚至浸泡半天左右,等米吸水充分后再進行磨制,加工而得的粉。水磨粉和干磨粉相比,粉質更細膩柔滑。做湯團等中式小吃的話,用水磨粉口味更細膩更軟糯更好吃些,所以不建議用普通糯米粉代替,用溫水和面湯圓成品不容易干裂,市售水磨糯米粉品牌推薦:趙大有;

6.煮水的時候火候不宜過大,否則表面會掉皮,不美觀,三次滾起的步驟是為了將內里的生板油煮透;

7.湯團好吃,不宜貪多,否則不宜消化哦。

本文地址:http://www.www48783.com/1460.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小吃百科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