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春季養(yǎng)生)養(yǎng)生是人們保持上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渠道,尤其老年人更是注意養(yǎng)生。那么,老年人養(yǎng)生注意事項有哪些?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盤點老人養(yǎng)生之道,揭秘老年人養(yǎng)生法則。
老年人春季養(yǎng)生注意七趣
情趣:
哲人云:“多情人不老”,這話是說老年人應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良好的心態(tài)是健康的基礎,在人的感情深處,一旦產(chǎn)生情趣,精神就飽滿,心情就開朗,對世間煩事淡然處之,豁達大度,對養(yǎng)生大有裨益。
老年人養(yǎng)生注意七趣
童趣:
老年人常和兒童在一起玩,把孩子天真活潑的童趣滲透到自己生活中,保持一種孩子般的心理狀態(tài),使自己具有孩子之心,這是一種幸福。筆者深有體會:老伴退休后,開辦了家庭學生餐桌,并請我?guī)椭鷧⑴c治理孩子。4年時間,我常和孩子們一起蹦蹦跳跳、唱歌、講笑話、猜謎語、表演童謠……在歡樂開懷中,忘掉煩惱,像個快樂的“老頑童”。
書趣:
書法既是一項健身活動,又是一門藝術。常練書法對治療神經(jīng)衰弱、精神萎靡、手臂發(fā)麻、腰酸背痛,甚至動脈硬化等慢性老年疾病都具有較為顯著的療效。我熱愛書法,10年的實踐,使我嘗到了甜頭,不僅提高了書法技能,陶冶了情趣。還治愈了失眠,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不良病癥。
樂趣:
離退休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尋求快樂的心情,做到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從而求得老有所樂。筆者翻閱筆記發(fā)現(xiàn)記著上海聞名說唱演員黃永生說過的一句話:“活一天,開心兩個半天。”開心,即心情愉快、興奮……開心的事天上掉不下來,想開心,想快樂,全靠自己去尋找。
俏趣:
進入老年也應“與時俱進”,要追時尚,注重自己的穿著妝扮。因為,恰當?shù)囊轮揎椖芙o老年人帶來活力,可使老年人自感年輕,同時,注重儀表,也能增進社交活動。
友趣:
有一首歌唱道:“千金難買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諺語云:“多個朋友,就多十年壽命。”所以,人到晚年應多交友,尤其是忘年交。朋友多,不寂寞,通過交友。可以調節(jié)心理,愉悅身心,消除孤單、憂郁、焦躁等不利于健康的情緒。人不能沒有朋友,老年人更是如此。
愛好:
老年人要有廣泛的愛好愛好,如讀書看報,看戲聽唱、扭秧歌、打撲克、下棋和跳舞等。
春季老年人養(yǎng)生千萬別做6件事
一忌上火就用解毒丸
“剛到春天,我的口腔潰瘍就沒消停過,吃了牛黃解毒丸也不頂事兒!”劉小姐郁悶地抱怨道。其實在專家眼中,一上火就亂用降火藥,是大的“滅火”禁忌。
專家支招:春主生發(fā),燥是一大特點,很多人會出現(xiàn)口干舌燥、大便干結等“上火”癥狀。中醫(yī)將“上火”分為實火、虛火,要根據(jù)“火種”來滅火。
比如牛黃解毒丸對降實火,也就是伴有大便干結的癥狀有用,但對因脾胃虛引起的上火作用不大。預防上火應做到每日多吃果蔬、多喝水、規(guī)律排便等,還可喝點菊花茶、金銀花茶。
二忌一犯“春困”就睡
在春日暖洋洋的陽光照射下,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導致大腦缺氧,進而招惹到“瞌睡蟲”。但一困就睡,卻對健康很不利。睡得時間太長會進一步減少腦部血流量,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憊。
專家支招:解決春困要抓住兩個黃金時間點
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飯后。《黃帝內(nèi)經(jīng)》提到:“夜臥早起”。就是說春季可以稍晚點睡(晚11點),但要早起(早6點半),以順應人體陽氣的生發(fā)。
起床后不妨伸個懶腰,做做干洗臉,按摩太陽穴和涌泉穴。散步則可以放在午飯過后,在陽光下走30分鐘左右,然后再睡個不超過30分鐘的午覺。
三忌吃得太酸、辣
“春夏補陽”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等醫(yī)學經(jīng)典推崇的養(yǎng)生準則,在五臟和五味的關系中,酸味有收斂作用,不利于陽氣的生發(fā)和肝氣的疏泄。吃得太酸、太辣都會損傷陽氣。
專家支招:中醫(yī)講春為肝氣當令,它有利于調節(jié)各大臟腑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就是易傷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應少吃酸以防肝氣過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發(fā)肝氣而補益脾氣。
韭菜是春季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過量;而香菜、蔥、蒜、蓮子、大棗、山藥等也很適合春季吃。此外,應告別冬季養(yǎng)生式溫補,改以健脾胃。要少吃發(fā)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魚、蝦、蟹、羊肉等,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四忌門窗緊閉
春天氣溫上升,濕度提高,各種細菌、病毒等開始大量繁殖。如果長時間門窗緊閉,或空氣流通不好,很容易導致感冒流行、傳染性疾病高發(fā)。
專家支招:春季通風比任何季節(jié)都重要。家里還是辦公室都要保證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好能形成空氣對流,佳的通風時間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五忌宅在家里不出門
冬季強調靜養(yǎng),但春季相反,應動養(yǎng),因為“動則養(yǎng)陽”。經(jīng)過冬三月的收藏季節(jié),人們應多做戶外活動,對健康十分有利。
專家支招:春主生發(fā),在出游時,好用鼻子呼吸,一方面能阻擋一部分有害物質“病從口入”;另一方面鼻黏膜的血管豐富,腔道彎曲,對干燥寒冷的空氣有加溫、加濕的作用。霧天污染物較多,好別出去鍛煉。
另外,春季運動要有度,早春時節(jié),身體各器官功能還處在較低水平,此時不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要從舒緩的運動開始,如慢跑、步行、放風箏等。
六忌心情低落、起伏大
春季養(yǎng)陽重在養(yǎng)肝,中醫(yī)上講調理情志是養(yǎng)肝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整日郁郁寡歡,容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引發(fā)腹瀉等問題,若是過于憤怒或興奮,又對腦血管傷害很大。
專家支招: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還應做到開朗豁達,以使肝木堅實,肝氣順達;當按捺不住要發(fā)火時,好做幾個深呼吸,暫時離開爭吵現(xiàn)場;春天還可以養(yǎng)養(yǎng)花草,以保持心情愉悅。
老人常搓八個部位有助健康
搓手:
雙手先對搓手背50下,然后再對搓手掌50下。經(jīng)常搓手可以促進
大腦和全身的興奮樞紐,增加雙手的靈活性、柔韌性和抗寒性,還可以延緩雙手的衰老。
搓額:
左右輪流上下搓額頭50下,經(jīng)常搓額可以清醒大腦,還可以延緩皺紋的產(chǎn)生。
搓鼻:
用雙手食指搓鼻梁的兩側。經(jīng)常搓鼻可以使鼻腔暢通,并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
搓耳:
用手掌來回搓耳朵50下,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穴位來促進全身的健康,并可以增強聽力。
搓肋:
先左手后右手在兩肋中間“胸腺”穴位輪流各搓50下,經(jīng)常搓胸能起到安撫心臟的作用。
搓腹:
先左手后右手地輪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進消化,防止積食和便秘。
搓腰:
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補腎壯腰和加固元氣,還可以防治腰酸。
搓足:
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臟”,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huán),激化和增強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機能,加強人體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并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總結:老年人的身體虛弱,因此更應該注意日常生活習慣和飲食,保持平和的心境,也可以嘗試小編為您盤點的養(yǎng)生秘方,常搓有利于身體健康的部位。